[42]从解溪下行足跗上,即脚面也,高骨间动脉,冲阳穴也。按、方剂:[1]正骨紫金丹、万灵膏、混元膏:见颠顶骨伤 [2]人参紫金丹:见山角骨伤[1]跗者,足背也,一名足跌,俗称脚面,其骨乃足趾本节之骨也。
[3]中极穴,主治下元寒冷虚损,及妇人月事不调,赤白带下。自此以上,有肘臂护之,难以着伤 。
治跌打砍磕诸证,能化血破瘀,退肿止痛。[14]从曲垣上行,肩胛上廉,去脊傍开三寸陷中,肩外俞穴也。
[39]从神堂下行第六椎下,去脊中各三寸半,正坐取之,□嘻穴也, 以手重按,病人呼「□嘻」,是其穴处,盖因其痛也。<1>其处上即曲颊,下即颊车,两骨之合钳也。
[9]如气不舒和,饮食少进,日以柿霜、玉露霜、牛奶皮、奶饼、奶酥油 、并炒□子面诸物,以凉润将息之,则愈。 【注】[1]两睑粘睛之证,睑内生疮,眵泪痒痛,胞睑粘合难开,此乃脾、胃中 [2]宜用防风通圣散羌活、菊花、细辛、蔓荆子,外散风邪,内清邪热。
%无名外侧端关冲,液门小次指陷中,中渚液门上一寸,阳池腕前表陷中,外关腕后二寸陷,关上一寸支沟名,外关一寸会宗平,斜上一寸三阳络,肘前五寸四渎称,天井肘外大骨后,肘上一寸骨罅中。 [5]乌风者,初病亦与绿风之证不异,但头痛而不旋晕,眼前常见乌花, 日久瞳变乌带浑红之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