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凉则病愈,热在病在。一日,彭之子,升木伐条,误坠于地,折颈挫肱,呻吟不绝。
如病发于阳而极热,则当有顺其气,匀其血。或无问伤寒、杂病、内外一切所伤,日数远近,但以腹满、咽干、烦渴、谵妄、心下按之硬痛,或热甚喘咳、闷乱、惊悸、癫狂、目疾、口疮、舌肿、喉痹、痈肿、疮疡,或伤寒、阳明胸热、发斑、脉沉,须可下者;及小儿惊风、热极潮搐,涎喘、昏塞,并斑疹。
以阴阳邪正有盛衰也,正盛邪衰则生,阴盛阳衰则死。殊不知但以运气造化之理推之,则设若千变万化,而归其要则一也。
盖二十年前,尝以道法授其观之高士萧凤冈,今而重过,又能愈其徒刘顺川积年不治之疮疾。夫肠胃之燥、湿,犹地旱、涝适当其宜,皆不可过与不及。
汗下清三法得宜,则阳得以消,阴得以完全也。又方∶如要下积,用江子二十一粒,木香、丁香、桃仁各等分为细末,面糊为丸如绿豆大,上为细末,面糊为丸。
庞曰∶若虚损及新产人不能吐者,可服枳实散。候血药将干,又用清油调涂于疮治飞禽骨断,从高坠下,驴马跌折,筋断骨碎,痛不可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