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仁斋曰:瘴疟,挟岚瘴溪源蒸毒之气致然也。脾虚不能转运水湿而作者,服健脾除湿药必效。
目科虽云七十二种,总不出阴、阳、虚、实四字,目科以五脏所属,名为五轮。此湿归于土,脾不及运也。
又仲夏纪曰:仲夏行秋令,则草木零落,果实早成,民殃于疫。 答曰:消症生于厥阴,风木主气,盖以厥阴下木而上火,风火相煽,故生消渴诸症。
后天既以中土立极,三焦亦各有专司,分之为上、中、下,合之实为一元也。腰痛之由湿而成者,故可治也。
推其生虫之源,由于风木所化,仲景立乌梅丸一方,并非专为虫设,凡属厥阴之为病,皆可服也。 若或寒多,服之尤宜。
再三追索,以为心肺居膈膜上,法天,故配之于寸,以为上者上也,胸喉中事也;脾胃居膈膜下,至脐,法地,故配之于中,中也者,上下之枢机也;肝肾居脐下,法水,故配之于下,以为下者下也,少腹、腰、股、膝、胫、足中事也。 类中之证既明,则真中风形证自著。